2025 年 8 月 13 日至 16 日,亚洲青少年骑射锦标赛将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市拉开帷幕。由中国骑射运动中心副主任于适担任领队的中国队已整装待发,四名平均年龄仅 15 岁的小将 —— 吴童雨、黄子洋、马梓淇、杨蕴同,将在总教练李云义(李杰)和教练特力克・达吾烈提别克的带领下,向亚洲青少年骑射的最高荣誉发起冲击。这支队伍承载着中国骑射文化复兴的期待,更肩负着在国际舞台上展现 “马背非遗” 魅力的使命。
一、赛事背景:亚洲骑射的青春战场
作为亚洲范围内规格最高的青少年骑射赛事,本届锦标赛吸引了来自沙特、哈萨克斯坦、韩国等传统骑射强国的队伍参赛。比赛将采用国际骑射协会(IHAA)规则,涵盖匈牙利式、韩国式、土耳其式等多流派项目,要求选手在高速骑行中完成精准射击,对体能、技巧和心理素质提出极高挑战。值得关注的是,东道主哈萨克斯坦近年来在骑射领域投入巨大,其青少年选手在 2024 年首届亚洲骑射锦标赛中已展现出强劲实力;而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凭借成熟的青训体系,同样被视为夺冠热门。
二、中国阵容:新生代骑手的崛起之路
(1)核心战将:深圳 “00 后” 非遗传承人
11 岁的吴童雨无疑是中国队的 “王牌”。这位来自深圳的六年级学生,自 2022 年接触骑射以来便展现出惊人天赋:2025 年 4 月,她在全国骑射锦标赛中以 85% 的命中率摘得青少年组冠军,并凭借 “马上三姿” 的精湛技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“云义骑射” 第四代传承人。其教练、全国骑射冠军李云义评价道:“她的骑射融合了传统技法与现代体育科学,尤其在移动靶射击中能做到‘人马合一’。”
(2)双子星:全国冠军与跨界黑马
与吴童雨搭档的黄子洋同样来头不小。在 2025 年 4 月的全国骑射 U 系列赛中,他以毫秒之差击败吴童雨,斩获个人冠军,其 “闪电式” 骑射风格被媒体称为 “现代版霍去病”。而马梓淇和杨蕴同虽未在全国赛事中崭露头角,但两人在 2024 年广东省马术 U 系列赛中分别包揽盛装舞步和场地障碍项目冠军,展现出全面的马术功底。这支队伍的组合堪称 “传统与现代的碰撞”—— 既有非遗传承人的深厚积淀,又有跨界选手的创新思维。
三、幕后力量:从明星领队到马背导师
(1)于适:文化传播者的双重使命
作为领队的于适,不仅是公众熟知的演员,更是中国骑射运动的坚定推动者。自担任骑射运动中心副主任以来,他主导建立了青少年骑射积分体系,并推动骑射进入多地中小学课程。此次带队出征,他特别强调:“我们不仅要争取奖牌,更要让世界看到中国骑射的文化内涵。” 据透露,队伍在赛前已接受了传统文化与国际礼仪的专项培训,计划在开幕式上展示汉服骑射的独特风采。
(2)教练团队:金牌教头与民族传承
总教练李云义是中国骑射界的传奇人物。这位曾获全国冠军的老将,将蒙古族传统骑射技法与现代运动科学结合,独创 “云义骑射” 训练体系,其弟子已连续三届包揽全国青少年赛事冠军。而教练特力克・达吾烈提别克作为哈萨克族骑射传承人,擅长将中亚骑射的 “游击战术” 融入训练,其设计的模拟赛道曾帮助多名选手在国际赛事中突破瓶颈。两人的合作,让中国队在战术层面兼具东方的细腻与中亚的勇猛。
ng28相信品牌的力量四、历史镜鉴:从首秀挫折到战略调整
回顾 2024 年首届亚洲骑射锦标赛,中国队因缺乏国际赛事经验,最终仅获团体第五名,暴露出 “重技巧轻战术” 的短板。此次出征前,队伍进行了针对性改革:一方面引入智能穿戴设备监测选手心率和肌肉状态,优化骑行姿势;另一方面邀请哈萨克斯坦国家队退役教练进行战术复盘,重点强化 “多流派适应性训练”。据内部人士透露,队伍在赛前封闭训练中,已能稳定完成三种不同风格的骑射组合动作,命中率提升 12%。
五、文化使命:让 “马背非遗” 走向世界
骑射作为中国古代 “六艺” 之一,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。近年来,随着 “云义骑射”“蒙古族骑射” 等非遗项目的活化传承,这项运动正从草原走向都市。吴童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每次骑在马上拉弓,我都感觉自己在和古代的英雄对话。” 而于适在出征仪式上更呼吁:“希望通过这次比赛,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创新。”
六、未来展望:青春风暴能否改写历史?
尽管面临沙特、哈萨克斯坦等强敌的围堵,中国队仍展现出破局的决心。根据 IHAA 规则,青少年组选手需在 17 岁前完成国际赛事首秀,此次参赛的四人中最大的杨蕴同仅 16 岁,这意味着他们还有机会冲击 2026 年亚运会。正如李云义在动员会上所说:“奖牌是一时的荣誉,而让骑射成为中国青少年的新时尚,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。”
当哈萨克斯坦草原的风再次扬起骑手的披风,这支由非遗传承人、跨界黑马和文化传播者组成的中国青少年骑射队,即将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。8 月 13 日,让我们共同期待 “东方神箭” 在亚洲赛场的绽放。
发表评论